• 021-32095550
  • info@guofengfoundation.org

月度归档6月 2020

西遇·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专项支持计划2020(第三期)正式启动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童年和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智慧、创造力和生活价值的集中体现,其诸多表现形式——历史遗迹、博物馆及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文献及档案记录等,为一个有活力、创新、繁荣的知识社会奠定了基础,也为现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的启示。

青少年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知识价值和体现的创造力、审美情趣、精神内涵将为青少年教育与成长提供精神支撑和创造源泉,在塑造国民性和民族价值观、社会维护责任感等多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行者青年计划于2008年面向大学生层面试点实施“中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透过“培养计划”、“种子基金项目”和“研习营”等探索青年参与文化遗产教育、重要文化遗产地(古村落、世界遗产景区及周边社区)志愿服务、博物馆儿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工作模式。

2018年,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西遇·走向西部”与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行者青年计划“合作启动“西遇·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专项支持计划”,两期共支持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16所高校的42个项目团队,453名志愿者参与其中,项目主题覆盖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古村落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博物馆儿童教育等,72名大学生获“文化遗产友好使者”称号持续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青年敦煌之友”入选“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行动计划”
“青禾之籁”获选团中央2019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全国示范团队
“听说计划”荣获中国慈善项目大赛非遗专项铜奖
“文化小巷”获第七届金拇指大学生公益创新大赛最高奖“金拇指奖”
2020年,“西遇·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专项支持计划”第三期再次启动,聚焦“培养文化遗产友好使者”,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招募和遴选24支种子基金项目团队,支持青年创意及行动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2020年将支持两个项目类型: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行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传播小额项目

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行动项目

计划向16个项目团队各提供不超过5,000元种子基金,支持团队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开展不少于21天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承实践、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与公共文化服务、青少年推广教育等行动工作。
主题1:开展古村落活化及社区居民影响行动。倡导项目团队前往具有典型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开展文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营造相关的实践行动,包括但不限于携手村民重拾古村文化资源,共同整理古村镇文化遗产遗存;发掘古村文旅资源,开发古村文化体验及旅游服务创意;支援古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举办古村公共文化活动;开展青少年文化遗产课堂和以古村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教学等。
主题2:开展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志愿服务。倡导项目团队前往世界遗产景区开展为促进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面向世界遗产景区和城市游客的导览和互动教育服务;面向世界遗产景区周边居民的文化遗产识别与保护方法培训、协助居民以世界遗产为主题开展可持续生计项目;以保护效果、评估为主的调查与政策倡导行动等。
主题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扶持行动。倡导项目团队支持面临保护与传承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构和传承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展演、传承和教育活动;与传承人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手工艺)及相关文化元素的图谱整理和再创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调研及创新推广等。
主题4:开展中小型博物馆儿童及公众教育活动。倡导项目团队与县市级博物馆合作开展儿童及公众教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儿童及公众教育的导览及互动教育活动设计与服务;协助县市级博物馆开展进校园、进社区等推广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传播小额项目

计划向8个项目团队各提供不超过2,500元种子基金,支持项目团队开展不少于12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传播活动,应包括记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信息,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存现状、主要问题、保护需求,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保护机构等,形成调查报告、口述记录、图片/影像资料等成果,并鼓励团队根据调查数据开展非遗传承相关政策研究;举办1项小规模图片展、宣讲会、青少年课堂或利用多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活动。
(1)仅接受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提出的书面申请。项目负责人和队员须为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满十八周岁,身体状况允许其实施所提交的项目方案。
(2)欢迎跨专业、跨年级、跨院校学生组成团队申请,特别鼓励具备与文化遗产领域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公益实践能力的学生参与。
(3)要求申请项目团队包含1名指导教师或学术顾问,可由申请项目团队所在高校专职教师、辅导员或公益组织代表担任。
(4)申报项目方案必须健康向上,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违背中国基本道德传统;切实符合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且通过团队的公益服务和实践能够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挖掘、发现或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带去力所能及的改善。
(5)申报项目方案必须保证原创性,严禁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申请资格;各项目团队须按工作组要求撰写并提交文件,所提交文件和资料一经提交不再退还,请自行备份。
(6)申报项目的执行周期为自立项启动至项目结项为止。申请团队有义务在项目周期内保持与工作组畅通联络并定期汇报项目进展,配合工作组开展其他与项目相关的工作。
(1)组委会根据申报资料和终审答辩表现决定种子基金拨付额度,并保留对相关项目预算或种子基金支持额度做出酌情调整的权利。
(2)种子基金仅支持团队业务活动成本,包括但不限定于交通费、材料费、印刷制作费、通讯邮寄费等,不支持团队成员的餐饮、住宿和个人开支。项目团队须在执行完成后向工作组提交具体的财务报告和对应额度的合法票据。
(3)组委会支持项目团队在腾讯乐捐或其他网络募款平台募集配套经费。配套经费可用于团队项目实施期间包括餐饮、住宿在内的其他开支。
(1)所有通过终审并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按照要求提交项目总结报告的项目团队及所有队员、志愿者、指导教师将获得荣誉证书各1份。
(2)根据项目成果评审和项目故事分享会投票,将表彰本年度优秀项目和优秀志愿者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优秀项目团队成员将可优先获赞助参加丝绸之路或港澳台世界遗产研学旅行活动。
(3)根据项目团队的全程工作综合表现评定并授予部分团队“年度十佳合作伙伴”荣誉和对应表彰。根据个人综合表现给予优秀团队骨干基金会、知名文化企业实习或访学机会。
有意申请者请点击“项目申请材料”下载和填写申报材料,并于2020年6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发送至:chfayfund@culkor.org.cn发送邮件时,请按照 申请文友基金-团队名称-负责人姓名 的格式标注邮件主题,如:申请文友基金-兰州大学美丽遗产团队-张美丽。如有文友专项申报事宜咨询,请添加“走向西部·二群:589279757” 找“文友专项小助手” 添加群时备注:机构/团队名称+姓名,不备注,无法通过进群审核。

 

 

 

“西遇·走向西部”社会服务资助项目是由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前身华桥基金会)自2007年发起并支持,项目前身为“走向西部”社会服务小额资助项目。该项目现由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成都办公室全面组织开展和执行的一个资助和孵化型公益项目。项目资助针对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某个或多个社会问题提出的能够带来实际改善和促进当地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的系统性的行动方案和公益服务实践,帮助致力于通过公益服务创造改变的青年公益团体提供专业支持,孵化更多可行的创新的公益项目。

“文化遗产友好使者”是兰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行者青年计划2014年发起实施的专项计划,旨在鼓励和支持面向青少年的文化遗产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发青少年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培养文化遗产友好观念,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推广和传承保护工作。核心内容包括面向中小学的文化遗产课程志愿服务的文化遗产课堂、文化遗产友好使者种子基金项目,举办“中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论坛”、“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丝绸之路研习营”等交流活动。

 

※该项目所有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